对耳塞使用HRTF和哈曼曲线的一些看法

hrtf是一个时域的函数,创造的目的是,能让耳机听出音响的效果

举个比较容易接触到的例子,CSGO,CSGO的音效就应用了hrtf,能让玩家更清楚的判断敌人的方位,主要是通过声音的方位和大小,能使你听到的位置很准,但听到的枪声会觉得很假

那么在这个过程,hrtf函数的作用,就在于,你在游戏里开枪后,通过算法拟合这个枪如果在真实世界里传播,到你的耳边是啥样,然后再发声,这样玩家就能体验到真实的声场,以及真实的结项。

耳机本身作为一个换能器,想自身实现hrtf是不太可能的

但是有个方式,也能体验到真实声场,和真实结项,差不多算是物理上的hrtf

那就是——人头录音

人头录音,在ASMR上应用广泛,流行音乐很难见到,古典也不多见

HQW9M})%4~DM([`(Y766G%5

林俊杰在2015年发布的专辑《和自己对话》就是流行歌曲中很罕见的采用人头录音制作

有听过这张专辑的,应该有印象,这张专辑的歌曲,定位反而并不是非常清晰,是略有模糊的

人头录音拥有接近真实的声场,但其效果并不比专业混音师后期加工后来的强

我个人觉得,真实≠好听

最近圈内一直有一种声音,就是入耳式耳机,也要拟合hrtf,要按照hrtf补偿曲线来调音,以此实现接近音响一般平直的听感

首先,耳塞与音响在声音的传播上就有很大的差别,音响的声音传达到耳朵时,会经过面部和耳廊的反射,需要一定程度上拟合hrtf,但耳塞是直接插入耳道,通过耳道里不到2cc的空气,将声音传到鼓膜,在这个中途没有过多的反射,是完全不需要调整的

第二,耳机厂商对增加hrtf补偿的看法都不同,这也不是一个在行业广泛认可的做法,并且HRTF是高度个人化的,在实验室测得每个人的函数组是不现实的,也就是说各家理解的hrtf都是相差各异,并且是非标准的,不统一的

第三,用人头麦录音的过程中,会产生一次耳廓效应,假设有一款耳机是在hrtf补偿下调音的,那么在播放时就会产生两次耳廊效应,就算,在普通的流行歌曲中,混音时本就没有反射,而给塞子补偿了,那出来的声音,是不是反而失真了?

 

 

关于哈曼曲线

这是哈曼集团的工程师,所提出的均衡曲线

c24055fbb2fb43162913a5452ba4462309f7d3ab

关于哈曼曲线的拥护者,有一个理论,就是大部分好听的耳机都在一定程度与哈曼曲线相似,并且想要做的好听,就必须接近频响曲线上接近哈曼曲线

这个说法,就有非常多吐槽的地方

1.不同材质相似的曲线,出来的声音是天差地别的,比如一样曲线的动铁跟一样曲线的动圈,声音也是截然不同的,而动圈材质不同也会不同,一样曲线下的液晶振膜跟一样曲线下的镀铍振膜又是截然不同

最典型的例子,小米圈铁与AKG K3003

OJK_)4]WA~A_~E84){AUJNS

听过小米圈铁(蓝线)的都懂,你看曲线和K3003(红线)这么相近,声音比肩K3003了吗 (笑

2.频响曲线不能反映实际表现声音,这是很多工程师都说过的,频响曲线只在工程师开发过程起到一个参考作用,另外最大一个作用是,质量监控,频响曲线更多作为一个,厂家检验产品出厂声音一致性的指标来使用,而不是作为声音的好坏去衡量

 

我朋友有句话,我很赞同,“耳机是音乐的一部分,是艺术,我讨厌利用hrtf,哈曼这些,想给艺术套上唯一解的东西”

广告

广州展会上有趣的东西

IMG_20170916_113930

应该是这次展会最大的收货吧,并不是声音最好的,但综合来看确实最值的

@wesome Technology的AT5耳机,五单元动铁,阻抗12欧,灵敏度110db

公模佩戴很舒服,手机直推就能有很好的声音,上高端前端更能进一步发挥潜力

风格很均衡,高频暗亮把握很好,低频刚好能出氛围,人声适中有感情,很不错

这是个小众品牌的第一个产品,要不是这次展会,就错过了这么好的东西

 

IMG_20170916_111942

IMG_20170916_111656

AK新旗舰SP1000,采用1080P的OLED屏幕,猎户座7420的soc,两个AKM4497做dac

声音AK3XX系列要硬一些,不再软绵绵,比较大气,2.5平衡口素质比金砖的4.4略高,但拉不开差距,听jpop的话,没有金砖好听,金砖流行的染色不错,听编制,爵士啊啥的,SPK更好

不过3.5单端口,就跟金砖的差距拉的比较大,SP1000在单端和平衡还是把握的比较好,不会出现平衡好听,单端就是送的情况,不用频繁的换线和换插头

UI的操作逻辑,我觉得索法的更好用,但是得益于soc的强大(在hifi播放器中而言),SP1000整体要比金砖流畅很多

 

IMG_20170916_110257

海带丝的AP200

这玩意操作不怎么流畅,声音很闷,体积控制的不错,拿起来小巧舒服

不过要么流畅,声音差一点,要么声音好,反应慢一点,两个都不行,我觉得emmmm

 

IMG_20170916_145454IMG_20170916_145503

达音科的新玩意,单动圈入耳旗舰,隼

液态金属腔体,碳纳米振膜,据说这个振膜不是在塑料振膜上涂一层碳纳米涂层,而是整块的碳纳米

现场搭配的是凯音的i5二代播放器,听起来感觉,很暖,这款动圈本身就很暖,前端也是暖

感觉略糊,人声也比较近,素质也还不错,不过感觉这个塞子潜力很大,展会配套前端发挥不出

 

IMG_20170916_112946

IMG_20170916_112942

dita和vannuys合作出的背包和收纳盒,设计感觉很不错,有点动心

光看包了,dita几个动圈塞子都忘记听了,尴尬

 

IMG_20170916_122715

IMG_20170916_110040

50万的大奥二代和30万的香格里拉静电系统都来,两个大耳领域的天花板

我都没去听,因为排队很久,我也买不起

IMG_20170916_151544

凯音的台式套装 IDAP-6+IDAC-6+IHA-6

搭配的耳机是奥帝兹LCD3,声音很好听,人声很不错,不过我没玩大耳系统,不知道这是什么水平的声音,不好评价emmmm

 

IMG_20170916_145713

凯音I5二代

比起一代,体积更小了,SOC更换为RK3188,提升了流畅度

但是,还是不够流畅,这就很尴尬233

使用时会发热,如果还是2k5左右价位,这个声音我觉得还是ok,前提是解决系统反应速度问题

不过看是很难,这得看方案商海贝的心情hhhh

 

IMG_20170916_153959

 

老人家的DP100,用的9018S作dac,本来还有他们的十单元旗舰动铁耳塞银黄鹂

感觉银黄鹂对比黑黄鹂进步非常大,不再是那种重口味的声音了

但是一万五的售价,比起一万一的NG audio的十单元旗舰摩羯座毫无优势啊

不管是声音上,还是售价上

 

最后比较遗憾的是,七彩虹没有参展,没听到七彩虹跟ESS公司定制9038特殊版本的前端

 

 

COWON PLENUE M2使用感想

20170316_230156

到手接近一个月的时间了,虽然说想谈谈关于PM2的声音,但是很难说起

原因就是爱欧迪的Jeteffect功能,基本算是hifi前端中能控制好失真的前提下能最大限度自定义自己想要的声音的播放器了

下面算是简单的示意图(素材来自网络,找不到原作者,知道的可以提醒我一下):

TIM图片20170316235820

略微不同的地方是,PM2所搭载的是JetEffect7.0,与5.0对比是EQ有更多段数可以进行调整,比5.0更加的自定义

为什么我要买PM2:底噪

前些日子,拿到自己第一个定制耳机,VE5

然而122db/mw的灵敏度和低阻抗,插在X53就GG了,背景满满的底噪

这个是意想不到,因为X53我已经试过K3003和SE846,都是没底噪的,只能说耳机太灵敏了(相对的在小推力前端也会不错的声音,例如手机)

TIM图片20170317002215

找不到PM2的数据,只能找PM1的数据来感受下爱欧迪在底噪上的控制能力了 (数据来自耳机打架坛)

我对PM2的EQ调整如下:

63hz wide  -2
135hz normal -2
200hz narrow -1
430hz normal 0
910hz narrow +1
1.1k normal +1
2.4k wide +1
4.2k wide 0
7.5k normal 0
13.2k normal 0

BBE +5

MP ON

这套设置是针对VE5,大致意愿就是不影响耳塞本身风格下,让声音尽量干净吧 (PS:是有同款塞子友人琢磨出的配置,本人太懒,就没有折腾)

对比X53,最大感觉是背景干净,无底噪,声音不会再那么肉,因为X53本身是中频突出的风格,而VE5也是中频突出的人声噻

顺带一提,BBE音效算是整个爱欧迪音效系统中,比较重要的

TIM图片20170317003348

BBE:对低频、高频的加强,使得声音轮廓更加清晰,同时人声也会靓丽起来。不过 部分音乐如果开太大会略微丢失一点细节。

这个音效效果比较显著,随着效果等级加大,越来越显著,个人比较满意在5-8之间

最后爱欧迪不仅有自带UI几套主题之外,还支持几套自定义UI,十分漂亮-,-

顺带爱欧迪的电平表比X53要灵敏很多。。。。比较直观的能观察歌曲动态 (明明是只能装逼)

总结:

优点:1.轻便

2.UI不错,运行流畅

3.专治各种低阻高敏 (仙女座,VE5)

缺点:1.EQ设置较为专业,设置繁多,调试时间花费较大,学习成本较高

2.没有快充,充电速度较慢,不过满电情况下能连续播放无损9小时

3.没有平衡口,略微遗憾

比较建议买的人:1.能看得懂耳机频响图谱

2.清楚各频率分段对声音总体的影响

3.有大把时间特别闲能来耐心调试

X5iii个人体验

20161225_131053

X53定位是飞傲家的次旗舰的,首先说一下与现任旗舰X7区别

优点:1.拥有快充,充电不再缓慢,而且USB DAC状态不会再出现入不敷出的情况

2.更小的体积,便于携带

3.更长的续航,大概11小时左右,比X7强多了

4.支持双TF卡槽,每个都能支持到256G

缺点:1.平衡口比起单端口来说简直是附送的,感觉就是为了强加卖点上的,略鸡肋

2.底噪控制不如前代X5K,也不如X7,如果配塞是仙女座,VE5等低阻高敏耳机,底噪较明显

3.分离度,推力均小于X7

4.低频控制不佳,较为散,乱

搭配表现:

配索尼ex1000:人声该远还是远,齿音还是多 (木有救

配TFZ B2M:不错,低频略多

配VE5:有底噪,空白片段明显

配DK3001:不错,流行人声好听

 

20170115_214350

把玩一阵子后,参加了本地的一个烧油聚会

一个认识的老司机在拆解了X5II研究了构造后,进了一下mod

大致方案是将opa426运放换lmh6672,并更换十几颗电容

随后我就请他帮我也mod了一下,大致改善方面是底噪和低频

低频收了干净后,高频延伸更好了,底噪也更小

没mod之前底噪是什么程度呢,从测试中是跟索尼的ZX1播放器一样大的底噪 (真可怕

 

2018.11.15

本文对X53的评价,已经非常过时,目前X53已经被许多新的前端超越,例如凯音的N5II,山灵的M5S,艾巴索的DX120

VE5上手体验

3f108887865867f2

先说明下VE5的一些情况,VE5是5单元4分频2导管的一款动铁耳机,灵敏度为122db,易推动,不挑前端

以我个人感觉来说,VE5的低频量刚好合适,不会有过多带来的不适,也能恰好的有一个很好的氛围感,人声突出,跟背景乐器有很好的分明,较好的高频也不会如exk那样带来毛刺,不错的解析细节,整体给人一种干净的声音

不过现在有个问题是VE5接X5III有明显的底噪,虽然说hifi播放器的输出阻抗基本小于1,且推力大,但是飞傲的底噪控制一向我是很放心,没想到VE5一下听出来了2333,在手机上听虽然没有底噪,而且声音也可以,但是比起播放器来说还是有明显差距,手机的没有底噪毕竟是建立在输出阻抗高和推力小的前提下。

而私模定制有个好处就是,与普通导管不同,私模能做鱼嘴导管,在高频上比公模较为优势,更好的舒适度和佩戴牢固,以及很好的隔音,并且调音工作也是建立在私模基础上进行的2333

今日刚到,按道理动铁耳机虽然不需要漫长的煲机时间,但是也是需要30~50小时进入最佳状态,所以日后应该会有细微的变化,但是不会比动圈耳机变化明显,所以就先写了,啦啦啦啦

mojito听后感

mojito听后感

mojito不是我第一个接触的弱水的平头塞了,第一个应该是masya。masya给我留下很好的印象,但现任旗舰还是mojito,所以机(厚)缘(脸)巧(皮)合下找了一位正在巡回mojito的某大佬蹭听=。=

mojito第一耳的感觉就跟masya不一样,整体风格是偏冷的,动态和声场要强不少,人声明显没masya好听,远近程度倒相差不大。不过masya本来也是主打流行人声。听的时候是接着picollo dac,感觉不算难推,听起来很干净利落的感觉,嗯。。。应该算是瞬态好?声音感觉比较硬?也可能是前端搭配问题吧,手上没有什么控制力很好的前端。还有就是mojito声音并不是很耐听,不够自然和顺畅?而且佩戴的话,我个人而言,并不是很舒服,双动圈平头塞的腔体还是挺难戴舒服的。。。耳廊够大的话应该没问题。

听了两天下来,感觉适合摇滚和器乐吧,一些OST听的很嗨啊。。。君名一套ost下来听的都不错。。。摇滚的话只听了B’z的歌曲jaqpykcbhq_8a25e

其实本来应该和我手上同是器乐塞的索法ex1000比较的,奈何借给别人听了,一时半会回不来,说起来我才刚知道新版ex1000和旧版ex1000不一样,新版调音更均衡,更突出人声,齿音更少。。旧版就是一个器乐塞,感觉一个耳机,不同批次调音还不同的耳机真是少见。。。嗯。。我ex1000就是旧版。。听流行人声齿音炸了。。。特别还是冷声的飞傲X7驱动下。。。刺的不行。。听听器乐还好